专项服务
首席律师

联系人:邱律师

手机:159-1534-4883

电话:0755-26751234

网址:www.itscourt.com

网站名称:邱戈龙商业秘密律师

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_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
时间:2019-02-06 20:55 作者:邱戈龙
摘 要: 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为“明知或者应知” , 根据词义理解, 应包括故意和过失, 但将“应知”理解为过失显然有不合理之处, 对此学者也有不同观点。本文通过对立法本意的揣测和对“应知”的深层理解, 主张应对“应知”作合理解释, 不应包括过失。
关键词: 主观方面; 应知; 立法本意; 过失
 
  一、关于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词义理解 
 
  “明知” 是法律规范用语, 在新旧刑法典和单行法规中都多次出现, 第三人明知这些商业秘密是以法律规定的下列手段: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以侵犯商业秘密论。这里的“明知” 显然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损害后果, 而仍然希望或者放任损害后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换言之, 即第三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既包括直接故意, 也包括间接故意。
 
“应知”这一法律术语是首次在刑事法规中出现, 且在新刑法中仅出现这一次, 从字面和词义上理解,“应知”是指应当知道而不知道的情形, 也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这显然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据此,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观方面应包括过失。
 
  二、对立法本意的揣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立法本意。对比新《刑法》 第 219 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10 条之规定, 我们发现新《刑法》 是直接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在加入损害结果和量刑幅度之后而纳入刑法范畴的, 因此, 在刑法条文中首次出现“应知” 这一法律术语。
 
  “应知” 这一法律术语在《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共出现两次, 即第 9 条和第 10 条。第 9 条第 2 款规定: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 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关于它的立法本意, 我们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 一书中窥其一斑, 它对第 9 条的“明知或者应知”这样解释:“本条第 2 款对实施虚假广告的其他主体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即将其他主体实施虚假广告时主观上‘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形视为故意。所谓‘应知’ , 是一种可预见性”。而对第 10 条的解释 是:“本条第二款是对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禁止性规定。⋯⋯本款所称明知或者应知, 是一种客观上的 ‘预见性 , 不以违法者自述为准”。该释义属于《法规释义丛书》 , 系由国务院法制局协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 由参加起草、审查法律、法规的同志撰稿, 由此可知, 它从侧面真实地反映了立法本意。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 首先, 不论是明知或者应知, 都是故意; 其次, 明知或者应知是一种客观上的 “预见性” , 也就是说只要查明客观上应当知道即可, 不管违法者是否自述不知等辩解, 是一种视同故意的情形; 最后, 由于是故意, 应排除应当知道而确实因疏忽大意而不知的过失情形。这里的立法本意是想用诉讼上的高效率来保证实体公正, 因为在有些 情形下, 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是非常困难的, 并非想处罚过失。
 
  2.新刑法的立法本意。立法机关在修订新刑法时 , 直接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第 10 条的规定纳入刑法第 219 条, 对此基本沿用了原来的立法本意, 即,“由于第三人不是获取商业秘密的直接责任人, 因此, 第三人主观上必须是明知, 才构成犯罪” 。这里,立法机关显然想说的是,由于第三人的罪责一般来说轻于直接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尚且只能由故意构成, 而第三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还包括过失, 显然不协调。因此, 第三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才构成本罪。
 
    三、对“应知” 的深层理解
 
  “应知”在刑法领域的出现, 据长昊商业秘密律师现有资料考究, 始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992 年 12 月 17 日《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8 条第 1 款, 该款规定:“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 , 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 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来分析, 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 就可以认定。”这里, 两高用“应知”来解释“明知”, 其目的是通过简化的证明过程来提高诉讼的效率, 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指导思想在刑事诉讼领域中的体现。
 
  应知的行为与明知的行为在司法理论上是同等对待的, 即它们产生相同的法律后果。在民事责任的过错责任中, 故意与过失都是民事责任的主观条件, 而且过失是最常见的过错形式, 在通常情况下, 故意与过失并不影响赔偿责任的范畴。就是说, 过错形式与程度不影响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这是因为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赔偿责任。行为人的过错形式与程度, 对于被告一方来说, 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所以, 对民事责任本身也没有多大意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 法》第 10 条第 2 款显然将明知与应知一视同仁, 即二者产生相同的法律后果, 在此并无不妥。刑事责任则不同, 由于刑事责任具有惩罚性, 不以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为目的, 而是以预防犯罪为目的, 所以必须重视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及程度, 因为罪过形式及程度, 说明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 主观恶性的大小又说明行为人教育改造的难易程度。因此,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不考虑行为人的罪过形式与程度, 行为人过失侵犯商业秘密时, 可以通过承担民事责任来解决, 将其犯罪化就不符合立法宗旨及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为阐发立法原意, 有必要对“应知”作合理的解释。长昊商业秘密律师认为,“应知” 应是一个推定概念, 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多样性。为防止行为人以“不知”推卸责任, 同时为提高诉讼效率, 只要一般状况下应当知道, 或者行为人稍作审查即可发现的, 就是 应知, 它是明知在诉讼和司法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即行为人辩称“不知”而有证据表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情形, 但是, 这里应排除行为人应当知道而确实因疏忽大意的过失而不知或者因客观情况不可能知道的情形。
 
 概要: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唯一官网:www.supermecourt.com)专注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是全国最早开办专注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专业律师事务所之一,作为具有高度专业集中的律师事务所,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唯一官网:www.supermecourt.com)结合上百起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办案经验,擅长侵犯商业秘密罪经侦立案、侵犯商业秘密罪证据调查、侵犯商业秘密罪司法鉴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司法审计、商业秘密罪辩护等领域。
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唯一官网:www.supermecourt.com)锐意进取,成为了国内侵犯商业秘密罪领域被广泛认可的律师事务所。
想了解更多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无罪辩护技巧欢迎访问:访问:www.supermecourt.com
  你也可以直接联系专业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律师邱戈龙:15915344883